站內公告:
聯系我們CONTACT
2017-05-24 點擊量:
嘗試了多種轉型策略后,老牌百貨公司百盛終于扭虧為贏了。日前,百盛發布了2017年一季度業績。報告期內,公司實現經營收益總額12.55億元,同比增長0.9%;經營利潤同比增長109.2%至3121.6萬元;凈利潤114.3萬元,上年同期虧損1779.2萬元。
百盛財報
百盛商業集團CEO張瑞雄稱,“百盛業績的拐點在去年第四季度的時候就出現了。”三年前,他調任為集團臨時行政總裁,著手開始轉型。“中國百貨從2012年就開始往下走了,(我們)應該更早一點做。”2011年,中國連鎖百貨行業增長率一度高達20.8%;此后,行業增長率均為個位數。
相應的,2011年至2013年間百盛整體營收增速緩慢,經營利潤自2011年后也開始逐漸下滑,2015年轉盈為虧,2016年持續虧損。百盛的轉型始于2014年。百盛在中國關閉了大量門店,影響了公司財報數據。“2014年的時候我們覺得不能再等下去了,我們需要及時轉型。”張瑞雄說。
轉型策略上,百盛打的是組合拳。2014年前后,百盛開辟了一些獨立部門,例如餐飲部、超市部。它們可以代理或獨立經營品牌,既能開在百盛的門店里,也能在百盛外獨立經營。2015年年底,百盛集團與韓國依戀集團合作,在上海開出了百盛優客城市廣場。主要面向年輕、對價格敏感的人群。百盛將其定位為“城市奧特萊斯”。接下來還將在南昌開設第二家百盛優客廣場。
百盛百貨本身也正在改變品牌結構,或將引入海底撈、裸眼3D電影院等。化妝品一直是百盛表現最穩健的品類。一季度,化妝品與配飾類別為百盛貢獻了約46%的銷售額,服裝品類為45.1%,其余為家電、生鮮。今年,百盛準備在長沙九龍倉開一家美妝零售店“Parkson Beauty”。
百盛商業地圖 圖片來源:百盛官網
百盛轉型的另一重點是拓展自營業務,包括自營購物中心、餐飲、超市等。青島金獅廣場是百盛嘗試的第一家購物中心項目,屬于百盛的自有地產。2012年啟動,去年4月開業。百盛商業集團財務總監區振森告訴界面新聞,青島金獅廣場的開業率為90%。一季度百盛經營收益總額同比上升0.9%,漲幅就主要來源于青島金獅廣場的租金收入。
青島金獅廣場
但百盛稱并沒有擴展自有商業地產的計劃。區振森表示,當前百盛自有地產業務占比為15%,“我們輕資產的模式不會改變,不過不排除我們會投資一些重要地段。”百盛最大的改變在于其自營品牌業務的提升。
以往,百貨商場與入駐品牌之間的合作方式被成為“聯營模式”,既品牌入駐到百貨商場內進行銷售,百貨商場相當于二房東,只要收取租金即可。自營品牌則意味著百貨方需要自己尋找品牌、談判、簽約、引入、裝修門店、聘請人員、管理日常運營等。
如果引入的品牌不符合目標消費人群,那么百貨方就必須承擔起市場風險。“做自營品牌比聯營累,但毛利率會更高,利潤更大。”區振森對界面新聞說。艾瑞咨詢研究顯示,2003年左右,各大百貨公司相繼發展連鎖經營模式;2007年后,聯營模式遭遇天花板,百貨商場開始有意提高自營比例。
區振森透露,多年前百盛也嘗試過自營業務,但情況并不順利。加上當時百貨行業整體情況不錯,百盛的自營轉型速度較為緩慢。目前,百盛僅有15%的銷售額來自自營業務,其余銷售額均來自聯營業務。未來,自營業務銷售額占比或將增至30%-40%。自營品牌并不一定要開設在百盛內。也可以獨立在外發展。
例如,去年10月,百盛以獨家代理的方式引入了臺灣哈肯鋪(Hogan)面包店,這家店開在上海新天地,而非與百盛相關的百貨商場或購物中心。所有這些轉型舉措都是為了重新贏得消費者。正如區振森所說,“以前百貨行業過的比較舒服,轉型緩慢。現在消費市場的變化很大,我們想要吸引消費者回來。”
廈門金逗號一家集廣告標識設計及制作、大型廣告工程施工、活動策劃、展覽展示等業務為一體的專業、綜合性、全案執行的廣告公司。在廣告工程、廣告設計、廣告制作、廣告發布、廣告策劃、照明工程、標識系統、廣告印刷、禮儀慶典等領域中積累了豐富的行業經驗。專業從事企業形象設計、戶外廣告工程設計制作、樓宇亮化工程設計、展覽展示設計、標識導向、禮儀慶典策劃等,專業化設計師及工程師力求用視覺創意打造“品牌魅力,專業選擇放心”,讓視覺效果與商業營銷思想渾然一體,讓產品煥發青春。